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团队  /  正文
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杨晓光教授课题组
主要成员:杨晓光教授、云美萍副教授
研究方向:智能交通管控与综合服务、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交通全息感知与智能计算、交通设计理论与方法
研究内容: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创立于1996年10月1日,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同类研究中心和创新研究及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优秀会员单位。中心依托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等优势学科,横跨“交通信息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电子与信息工程”、“车辆工程”等优势学科方向,研究中心以探索当代交通运输系统及其与城市的有机关系,解析机理、探寻规律、建立方法,构筑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科学与技术体系,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侧重学科交叉及现代高新技术的运用。
主要成员简介
杨晓光  

杨晓光教授——籍贯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工学博士,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第一届全国统考考入同济大学先后攻读土木(路桥)工程本科、交通工程硕士、智能交通系统博士(期间1994年-1996年受国家教育部选派,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资助留学日本京都大学联合培养);201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首任系主任。现任同济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主要带头人之一、拔尖人才培养责任教授(PI),主攻交通系统工程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同济大学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防灾救灾研究所交通安全室主任。兼任教育部交通运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交通工程教学分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公安部、中央人民办、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全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计划”专家组专家;中国公共交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道路交通优化与控制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科技委交通工程(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主任;苏州大学讲座教授、重庆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等;多个城市的交通顾问及《交通信息与安全》杂志编委主任、《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系统与信息工程》等编委。

杨晓光教授是我国早期开始交通工程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两领域的研究者及开拓者,创立了 “交通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开创了交通工程学2.0、“车路联网与协同交通控制系统”和“复杂条件下基于数据的多模式交通协同控制/管理/服务/决策一体化”研究及其应用,创建了“未来城市与交通联合实验室”,成果被国内外广泛地引用和应用;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培养博士68人/硕士160余人、博士后10人,获得上海育才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交通运输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上海市领军人才、同济大学教学名师等。Email:yangxg@tongji.edu.cn

 

云美萍云美萍,工学博士,同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数据的交通管控与服务;多模式交通服务管理。1995年考入同济大学交通土建工程专业,1999年获学士学位;1999年攻读同济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硕士学位, 2001年3月提前免试攻读同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获得同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11月至今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任教。2009年至2010年应国家留学基金委 “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访学。现讲授本科生课程“交通系统理论”,硕士研究生课程“出行行为分析”,博士研究生课程“城市与交通数据及信息分析方法”。兼任上海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科技委交通工程(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秘书;上海市防灾救灾研究所交通安全室副主任。 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1项;参加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重要课题。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3项。培养博士2名,硕士14名。Email:yunmp@tongji.edu.cn

代表性成果
1)教育教学成果      
 

研究组已培养博士后10人、博士68人、硕士170余人,工程硕士20余人,主要分布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相关部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西安成都市、长沙市、武汉市、南京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杭州市、宁波市、济南市、厦门市、南昌市等城市的大学、科研机构及行业管理和咨询部门,另有30余人赴国际一流大学留学、在海外发展。主讲本科课程《交通工程概论》、《交通设计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交通系统科技与应用前沿(研究方法)》、《出行行为分析方法》、博士生课程《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前沿》、《城市与交通数据及信息分析方法》等。获奖成果有:

◆精品课程与规划教材——      
(1)《交通设计》课程入选国家视频公开课,2012年12月,杨晓光主讲;      
(2)《交通设计》入选国家规划教材,2010年,杨晓光、白玉、马万经、邵海鹏等编著;      
(3)《交通工程概论》,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杨晓光等主讲;      
◆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4) 2018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于数据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主动控制基础问题研究》,俞春辉,导师杨晓光;      
(5)2017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于交通态势的城市道路网络交通非常态主动控制基础问题研究》,王嘉文,导师杨晓光;      
(6)2015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时空协同优化控制理论和方法》,赵靖,导师杨晓光;      
(7)2015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时空协同优化控制理论和方法》,赵靖,导师杨晓光;      
(8)2015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于实验与解析的城市道路网络交通流演化机理研究》,杨帆,导师杨晓光      
(9)2011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考虑乘客感知的城市公交服务质量解析研究》,安健,导师杨晓光      
(10)2010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面向交通小区的交通控制策略研究》,马莹莹,导师杨晓光      
(11)2009年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考虑上下游影响的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赵靖,导师杨晓光      
(12)2008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公交专用道信号优先控制理论研究》,马万经,导师杨晓光      
(13)2007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ATIS环境下交通网络仿真关键技术研究》,孙剑,导师杨晓光      
◆教育教学成果奖      
(14)2007年,上海市育才奖(杨晓光);      
(15)2008年,同济大学教学名师(杨晓光);      
(16)2009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交通运输类人才创新力培养体系与实践,杨晓光,第二完成人      
     
2)科学研究成果      
◆主持的代表性研究计划。国家级研究计划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6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973子项1项,863计划3项,国家攻关计划3项),省部级项目7项。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车路协同环境下车辆群体智能控制理论与测试验证”项目第三课题(编号2018YFB1600603),混合交通群体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理论方法研究,2019.3-2021.12,杨晓光;      
(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编号2012AA12306)“道路交通状态全息感知与交互处理技术和战略实验室”, 2012.1-2014.12,杨晓光,云美萍;      
(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课题(编号2011AA110404)“车路协同系统交通协调控制关键技术”, 2011.1-2013.12,杜荣华、杨晓光;      
(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目标导向课题)(编号2007AA11Z246)“城市交通状态预报与管理支持系统”,2008.1-2010.12,杨晓光,云美萍;      
(5)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编号2005BA414B01)“公交专用道信号优先策略与技术研究”,2005.1~2006.12,杨晓光、马万经等;      
(6)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002BA404A20A):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核心软件及其配套系统开发,2003.5~2004.8,杨晓光;      
(7)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课题(2002BA404A01):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评价方法研究,2002.3-2004.8,杨晓光,云美萍等;      
(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子项(TG1998030408):城市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1999.1~2003.12,杨晓光;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773293),多模式车辆交通流多交叉口协同控制理论与实验研究,2018.1-2021.12,杨晓光;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51238008),演变中城市道路交通系统集成设计理论与方法,,2013.1-2017.12,杨晓光,马万经、云美萍等;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8344),车载指路信息对交织区换道行为影响机理解析研究,2012.1-2015.12,云美萍;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974093),基于车路协调的下一代道路交叉口交通控制探索研究,2010.1-2012.12,杨晓光;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631002),城市交通网络优化与管理, 2007.1-2010.12,杨晓光,云美萍等;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123),“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群交通阻塞机理研究”,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杨晓光;      
(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70501023),交通诱导管理的效用机理解析研究,2006.1-2008.12,云美萍,杨晓光;      
(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M基金项目(70122201/G0114):中国城市道路与交通适应性及其改善方法研究,2002.1~2004.12,杨晓光;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9878039):公共汽车交通优先控制理论,1999.1~2001.12 ,杨晓光;      
(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9638230):城市交通流诱导与控制系统子项─提供交通信息条件下驾驶员选择行为理论,1997.1~1999.12,杨晓光;      
(19)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评价方法(第一部分:总则),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项目,2015.01-2015.12,杨晓光、滕靖等;      
(20)交通运输部项目,公共汽车绩效与服务管理系统, 2011.1-2012.12,杨晓光、滕靖等;      
(21)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基于动态信息的智能交通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 2010.1-2012.12,杨晓光;      
(22)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合作项目,基于车路协同的道路交叉口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2010.1-2012.12,杨晓光;      
(2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定时控制信号配时与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研究,2003.1~2005.12,杨晓光;      
(24)国家教委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城市高速道路通道交通智能化控制管理理论,1998.5~2000.4,杨晓光;      
(25)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交通系统可靠性理论研究,1997.11~1999.11,杨晓光      
     
      科技成果奖——      
(1) 201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密度城市道路网络交通阻塞解析理论与综合改善技术,杨晓光、马万经等;      
(2)2015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复杂环境下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优化控制技术及应用,杨晓光、马万经等;      
(3)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面向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信息服务的交通状态预测预报关键技术,杨晓光、云美萍等;      
(4)201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复杂条件下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杨晓光、白玉等;      
(5)1990年,“七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城市交通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突出贡献二等奖,杨晓光,国家公安部、南京市人民政府;      
(6)2018年,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城市公交高效运行集成设计与控制关键技术,马万经、杨晓光等;      
(7)2017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 城市交通状态精准感知与协同管控,杨晓光,第五完成人;      
(8)200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网格关键技术及应用,杨晓光,第五完成人;      
(9)200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城市自行车交通流组织管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杨晓光, 第二完成人;      
(10)2004年,公安部科技二等奖,中国智能交通运输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杨晓光,第三完成人      
      部分代表性论文——      
(1)杨晓光,张楠,基于虚拟与现实交互的交通流在线实验方法,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12月;      
(2)杨晓光,赵靖,马万经,白玉,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中国公路学报(高引用、优秀论文), 2014, 27(5): 148-157.      
(3)杨晓光,马万经,姚佼,吴志周,王吟松,吴伟,智慧主动型交通控制系统及实验,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03,6(1):43-53      
(4)杨晓光,安健,刘好德,滕靖,公交运行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高引用、优秀论文),2010,10(4):13-21      
(5)Yang X G A, Jian a A N, Liu H D B, et al. Evaluation Architecture Discussion of Route-Level Transit Service Quality[J].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0, 10(4):13-21.      
(6)杨晓光, 云美萍, 周雪梅, 吴志周, 张扬,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评价方法研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6. Vol.6, No.6, 14-20.      
(7)杨晓光, 邵海鹏, 云美萍, 交通语言系统结构, 系统工程, 2006.7,No.7, Vol.24, 1-7.      
(8)杨晓光等,实验交通工程基本理论(方法)与信息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筑、环境与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专题报告集, 科学出版社,2005      
(9)Xiaoguang YANG, Xiuguang LI, A new traffic-signal control for modern roundabouts: Method and applic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5 (4): 282-287 DEC ,2004      
(10)杨晓光, 云美萍,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交通效益评价指标及其关联性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4.10. Vol.21, No.4. 81-84.      
(11)杨晓光等,公共汽车交通专用道及其停靠站最佳布置方法,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32,n7,2004      
(12)杨晓光,城市快速道路交通流仿真方法研究,公路交通科技, v16,n2,1999      
(13)杨晓光,杨佩昆,饭田恭敬,关于城市高速道路交通动态控制问题的研究,中国公路学报, v11,n,1998      
(14)杨晓光,高速公路事故预防与紧急救援系统,公路交通科技, v15,n4,1998      
(15)Meiping Yun, Jing Zhao, Jianzhen Zhao, Xuyan Weng, Xiaoguang Yang. Impact of in-vehicle navigation information on lane-change behavior in urban expressway diverge segments.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106 (2017) 53–66.      
(16)云美萍, 王文. 基于智能手机的公交运行舒适性测度指标研究, 同济大学学报, No.8, 1143-1149, 2017.9.      
(17)云美萍,刘广洋,刘芳. 公交服务质量变化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 中国公路学报, 30 (7), 119-125, 2017.      
(18)Jing ZHAO, Mei-Ping YUN*, H. Michael ZHANG, Xiao-Guang YANG. Driving simulator evaluation of drivers’ response to intersections with dynamic use of exit-lanes for left-turn,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15, No. 81, 107-119. (SSCI)      
(19)Fan Yang, Mei-ping Yun*, Xiao-guang Yang. Travel Time Distribution Under Interrupted Flow and Application to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15, No. 2466, pp. 114–124. (SCI)      
(20)云美萍,陈震寰,吉静. 城市道路指路信息对进口道车流交织长度及通行能力的影响. 公路交通科技, Vol.31, No.9, pp108-114, 2014.      
(21)Meiping Yun, David van Herick, Patricia L. Mokhtarian, Non-work Travel Behavior Changes during a Temporary Freeway Closure: The Fix I-5 Project in Sacramento, Californi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2011.11, No. 2231, Vol.2, 1-9. (SCI)      
(22)云美萍, 刘贤玮, 陈震寰, 杨晓光. 通勤出行中停车换乘选择行为分析与建模, 同济大学学报, Vol.40, No.12, 2012.      
(23)云美萍, 劳云腾, 杨晓光, 基于博弈论的交通管理政策效用分析, 同济大学学报 , 2010, Vol.38, No.4., 527-532. (EI)      
(24)云美萍, 刘斌, 杨晓光, 基于车道选择行为分析的交通语言优化设置, 同济大学学报, 2009, Vol.37, No.5. 627-630, 636. (EI)      
(25)云美萍, 龙科军, 劳云腾, 杨晓光, 考虑停车选择概率的公共停车场规模优化模型, 系统工程, 2008.2. Vol.26, No.2, 84-88.      
(26)云美萍, 杨晓光, 李盛,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 城市交通. 2009.Vol.7, No.2, 57-59.      
(27)云美萍, 杨晓光, 刘杨, 基于减灾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 城市交通, 2008. Vol.6, No.5, 5-10.      
(28)云美萍, 杨晓光, 交通事故管理系统中路网分区优化模型的改进, 公路交通科技, 2004.Vol.21, No.4.      
(29)Meiping Yun, Wenwen Qin, Jie Yu, and Yue Liu. Analysis of Required Minimum Sample Size of Floating Cars for Estimating Urban Road Link Travel Time Considering Bimodal Distribution and Estimation Error. The 96th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 C. 2017.      
(30)Meiping Yun, Jianzhen Zhao. Impacts of vehicle information on reaction time based on driving simulation.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CTE )2015.      
(31)云美萍,黄丽.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dway at Weaving Section of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Upstream.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ICTE ), 2015.      
(32)Meiping Yun, Jianzhen Zhao, Zhenhuan Chen, Hankang Mo. Th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vehicle’s fuel consumption and exhaust emissions under different traffic conditions. The 14th CO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CICTP), 2014.      
     
      代表性著作与教材——      
(33)杨晓光、滕靖等,公共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译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2月      
(34)Yang X G,et al. Traffic Design[M]. New Delhi:S.K.KATARIA&SONS,2014.;      
(35)杨晓光,白玉,马万经,邵海鹏,交通设计(国家规划教材),人民交通出版设,2010;      
(36)杨晓光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国家畅通工程丛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      
(37)国家标准GB50647-201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2010-12-24发布,2012-01-01实施,杨晓光主参编;      
(38)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评价方法 第1部分 总则,2018,杨晓光、滕靖等主编;      
(39)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J 08-96-2013),上海市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2013-08发布,2014-01-01实施,杨晓光、白玉等主编      
(40)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DG/TJ 08-2027-2018,J11040-2018),城市居住区交通组织规划与设计标准,2018-06-27 发布,2018-12-01实施,杨晓光、白玉等主编      
(41)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DB33/1057-2008,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设计规范,2008-12-17发布,2009-01-01实施,杨晓光、白玉等主编      
     
 

标志性基础成果

图片18

 

图片19

 

图片20

 

图片21

 

图片22

 

© 2017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上海市四平路1238号 200031
电话:021-65982200
传真:021-6598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