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4
-
里程碑
同济大学设立土木科,开设道路、铁路相关课程
- 1970’s
-
里程碑
1979年 我国交通工程及交通控制系统奠基人杨配昆老先生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交通工程教研室,开始了我国交通控制、管理、设计和规划研究的系统性研究
- 1980’s
-
里程碑
1982年 成立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代表性成果
1982年 我国第一个交通工程硕士点,率先招收交通工程博士生
1986年 我国第一个公路、城市道路与机场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南京交通控制系统的主要完成者(国家科技攻关75-2443重大科技成果,1986-1990)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系统设计(1988)
- 1990’s
-
里程碑
1997年 成立我国最早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
代表性成果
1998年 授权“交通运输工程”博士点,下设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承担交通领域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交通诱导系统理论及模型“(1993)
“沪宁”(上海)高速公路交通紧急救援管理系统(1997)
中国第一个城市(广州)快速路匝道自适应控制系统(1998)
承担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广州内环路交通监控系统”(1998)
- 2000’s
-
里程碑
2000年 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融合两校道路与交通工程、运输管理工程、电信工程等系科,成立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原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分为道路与机场工程系和交通工程系
代表性成果
2001年 教育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长江学者设岗单位开展中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研究,出版该领域中国最早的专著之一:《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体系结构》(2001)
开展实验交通工程学和下一代交通仿真及交通战略实验研究 (2004)
研发车路协同交通控制原型系统 CVIS (2009)
- 2010’s
-
里程碑
2014年交通工程系和道路和机场工程系的部分师资力量与原交通信息工程系整合,成立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并组建“道路交通协调管控与服务”研究队伍
代表性成果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网络状态预测预报分析系统(南京 2010)
主编我国第一部交叉口规划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2011)
公共交通服务与绩效智能管理系统(宁波 2012)
中国交通领域第一部被翻译为英文的教材(交通设计)(2015)
- 1958
-
里程碑
在原上海铁路电信信号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上海铁道学院,设立电信系。电信系下设“铁道运输通信”、“铁路运输自动控制及远程控制”2个本科专业。
- 1970’s
-
里程碑
年电信系开拓计算机新学科,由单一的本科发展位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
- 1990’s
-
里程碑
1993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运输自动化与控制”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上海铁道学院第一个博士点
1994年建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张树京任院长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运输自动化与控制”学科更名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082302)
- 2000’s
-
里程碑
2000年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融合两校道路与交通工程、运输管理工程、电信工程等系科,成立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组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研究所
代表性成果
2002年,研究所改为交通信息工程系开展了高速磁浮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及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核心装备研制(上海 2004)
- 2010’s
-
里程碑
2014年交通工程系和道路和机场工程系的部分师资力量与原交通信息工程系整合,成立综合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并组建“轨道交通智能控制与安全”研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