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让专业课“品”出思政味
  发表时间:2019-12-22  阅读次数:

如何在工科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目前尚缺乏明确的方法路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副教授黄世泽老师,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摸索出一条工科课堂“课程思政”的路子,并于2018年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上荣获二等奖。近日“麦可思研究”对黄世泽老师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对“课堂思政”的思考,看看他是如何让专业课“品”出思政味。

①第一步,抛出一个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工程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知识点的概念;

②第二步,通过一个典型的工程事故案例,引发学生高度关注与思考,详细进行专业知识教学;

③第三步,以小组讨论形式与学生一起探讨事故发生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④第四步,师生共同探讨如何预防事故发生,引入思政教育,比如一位合格的工程师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等。

黄世泽老师告诉麦可思研究,其实他在教学创新设计引入思政教育,并不是为了比赛专门设计,而是源于自己对多年教学实践的一个总结。

一、由工程事故引入思政教育,安全意识贯穿培养始终

“我从事的是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尤其在轨道交通中,我们有一个理念叫做‘故障导向安全’,它指的是设备或者系统一旦出现故障,这种技术能够确保设备状态往安全方面导向。实际上轨道交通也好,道路交通也好,设计、施工都一定要保障安全。所以我们对学生培养中,始终要让学生牢固地树立起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为了达到这个培养目标,他把安全理念嵌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事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树立安全意识,是他在教学中一直坚持做的事情。

而且对于交通学科来说,这种案例比较多。“比如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我把它叫做‘工程事故’。每当有这类负面事件出现,我们都会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从专业角度对事故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教育学生注重这方面的安全,以后在做工程设计、施工时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黄世泽表示。

2017年5月,“课程思政”被纳入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8年,教育部先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课程思政”在全国部署推广,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但是专业课与思政怎么结合,似乎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法。这让他想到,课程思政中所要求的以人为本、责任与担当等内容,与自己以往的教学内容相契合,因此就在相关的教学理论支持下提出了以工程事故为切入点,引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

数据链接:

工程人才不仅应懂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包括团队协作、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安全意识等。

麦可思研究显示,2018届本科工程类专业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大学对自己素养提升较多的方面为“团队合作”(66%)、“人生的乐观态度”(66%)、“积极努力、追求上进”(65%)。但在“工程安全”(36%)、“环境意识”(39%)方面提升相对较少,值得重点关注。

二、专业课中挖掘德育元素的工作思路

从工程事故中挖掘德育元素,再引入专业课教学,这个带有鲜明交通学科特色的做法,是否也能移植到其他学科的专业课教学中?这同样也是教学创新大赛上专家评审提出的问题。

黄世泽认为,在其他学科的各种规范中,事故或异常现象也同样存在。如果把这个方法标准化,明确每个步骤需要做什么,经过一些调整或变通,同样可以供其他学科教学参考借鉴。

而且除了以负面事件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他所在的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还正在尝试,从积极正面的案例中挖掘德育元素。“比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了一大批科学成就,在交通建设领域包括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和现在正在建的川藏铁路等,都是伟大的工程成就,也都是很好的课程思政素材。通过弘扬祖国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同样是各学科开展课程思政的一个思路。”

三、思政与专业无缝衔接,需要抓准“思政点”

在推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中,除了要找到育人元素,还有一道难关要闯,那就是破解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之间的“两张皮”现象。黄世泽表示,关于课程思政有个形象的比喻是“盐溶于汤”,令他印象深刻。

“吃盐,或是把盐融在水里,学生吃不下、喝不下,怎么办?只有他正在吃肉喝汤的时候,把盐放在汤里,汤的味道更美味了,学生才能一口喝下去,这个时候思政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因此他认为,专业课的课堂教学还是要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在这个基础上升华,形成思政教育。

结合工作实践他继续谈到,要想将“课程思政”渗透式地融入专业课教学,首先,不能一味地说教,把思政课的内容强加在专业课上。第二,牵强的结合可能效果也不好。专业知识点与思政的点看起来好像有联系,但是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联在哪里,讲给学生也将很难被认同,甚至起到反效果。第三,思政点一定要找准。比如要弘扬古代伟大成就,那么教师在引用案例时要经过考证,确保案例有代表性、得到社会公认,这样学生才不会质疑思政材料所表达的观点。

四、育人成效评价应着眼毕业生长远发展

有教学,自然就要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测。怎样对“课程思政”的开展成效进行评价?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作为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黄世泽认为,想要准确评价确实很难,至少仅对某门课程的育人效果进行评价是不太恰当的。

“大学对学生的培养包括知识、能力和人格,三位一体。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主要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再通过课程思政的引入塑造人格。但是学生毕业十年或二十年后我们会发现,决定学生事业能达到高度的,首先是人格、人品,其次是工作能力,第三才是知识。”在校期间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集中在知识上,对能力、尤其是对人格进行评价本身就有一定难度。换句话说,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影响学生的人格,对它成效的评价不应该局限在某个学期内,而是在毕业生更长远的发展中去评价。

而且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也不是某一门课程能够解决的问题,它应该是一个体系。据介绍,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经过一系列探索和总结,已经建立了以第一课堂专业课程为核心、第二课堂思辨和实践平台为外延拓展、学科文化为环境浸润的“三圈层”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具体来说,首先立足第一课堂,做好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接下来通过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第二课堂,让学生下到基层去,认识到本专业对社会的价值;再到第三圈层,理解学科文化内涵,传承先辈优秀品质。三个圈层包裹起来,共同达到育人目的。因此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也应该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

“如果一定要评价的话,就是‘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让学生在评教中对德育效果进行评价。学生的主观感受反而更能说明一些问题。”他补充说道。

五、落实课程思政,“取经”工程认证

虽然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评价存在难度,但不意味着高校在提升和保障其教学质量方面无计可施。

黄世泽结合本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情况谈到:“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也确实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课堂上讲的很多思政素材,学生通过新闻媒体也能了解,为什么要听专业教师讲?二是同样的案例,有些老师讲学生会有很强的代入感,换一位老师讲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原因在哪里?是授课形式的问题?是选取材料角度的问题?还是没有考虑到‘00后’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

他举例说到,今年5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书记朱永灵回到母校同济,以“港珠澳大桥的前世今生”为主题,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令人振奋且别具特色的思政课。群情激昂的讲座现场也成为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师们学习如何做好课程思政的生动“教材”。学院几位年轻教师对讲座的内容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并发起学生问卷调查,也直接访谈了一批学生,希望从学生的角度探究如何在专业教学中做好课程思政。

此外,为确保课程思政能够有效落实,学院还曾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课程内容要能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这一思路,一方面挖掘课程思政的内涵,提出育人元素,一方面挑选出多门课程,让教师尝试将课程知识点与罗列出的思政点进行匹配。但总体而言,在推进课程思政、提升教学质量方面,主要还是将好的经验通过教学沙龙或形成文字案例,在教师之间分享交流。另外就是请专家对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优的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具体怎么操作,我觉得每个学科、每门课程的受众(学生)不一样,每位老师的教学特点也不一样,还是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找到适合自己课堂的方法。这需要所有老师共同的努力才能真正落实。”黄世泽表示。

返回

上一条:杜豫川教授课题组两篇论文同期登上ITS顶刊 IEEE-T-ITS 下一条: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工作站授牌啦!

© 2017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上海市四平路1238号 200031
电话:021-65982200
传真:021-65982200